颜色是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途径,是能够直接影响人主观感受的重要信息因素。颜色是一门深奥的艺术,人们对于颜色的运用可以追溯到几万年前,早在原始部落时期人们就已经在岩画创作上开始使用最基础的颜料了,虽然种类很少,但是原始人已经不满足于只用线条勾勒一个轮廓。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使用的颜料都是直接取材于自然的天然颜料,这也就造成了色彩的种类不可能那么丰富,甚至很多颜色是无法获得的。最早的颜料都是土系颜料,他们包括了土黄、土红与粉白,还有利用火焰焚烧一些材料后取得的炭黑。
十四到十六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是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色素原材料。再到十九世纪早期的工业革命,为色素的制造与贸易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与可能。出于市场上对更持久的颜料的需求,科学家们开始了更积极的尝试,并开发出了我们今天称之为"传统色"的颜料。
现代颜料的开端源自一名英国皇家化学学院学生的试验,一次提纯一种紫色染料的实验中,他意外地通过重铬酸钾,制造出了苯胺紫,而这正是历史上的第一个人工合成的有机颜料。这也直接开启了在随后的几十年间一系列通过碳的提纯来制造大量色素的序幕。
群青色曾经是社会地位的象征,群青的英文名字ultarmarine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指海洋的另一边,在十四到十五世纪,人们在阿富汗东北部的山上先开采出含有群青色的青金石,然后由驴驮到山下,再由船运到最终目的地,青金石经过研磨,提纯等复杂工艺后,才会得到高纯度高饱和度的群青颜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蓝色颜料,据说价格超过了同等重量的黄金的。一般的画家是肯定用不起的,只有那些非常出名的画家才能用蓝色来作画。直到1824年,法国化学家让.巴布迪斯特发现了人工合成群青的方法,这才结束了群青色颜料价格昂贵的历史,使得群青色得到普及。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后,他在新大陆发现了当地的土著制作的一种红色颜料,这些印第安人捕捉寄生在仙人掌上的一种被称为胭脂虫的昆虫,然后放到太阳下面晒干,经过研磨之后,就会得到一种很漂亮的红色。随后这种鲜艳的红色就被源源不断的运往欧洲,运载这些颜料的船也别称为胭脂红舰队。
当时欧洲的时尚界对胭脂红的反应也十分迅速,几乎是一夜之间,那些富有的欧洲人都要用胭脂红来染色他们的布料了,并且把它称作格拉纳或者红染。胭脂红在现在仍然因为是天然色素而被广泛使用在唇膏,腮红,指甲油等化妆品中,甚至还会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
泰尔紫是指古罗马及其后的一种著名紫色天然染料,从不同类型的骨螺中制取。骨螺的某处腺体可以分泌很少的汁液,这种汁液在阳光的照射下由黄变紫。这是一种非常昂贵的材料,需要1.2 万只骨螺才能创造1.4g的泰尔紫颜料。
由于其高昂的成本,泰尔紫不可避免地成为拜占庭皇帝身份的象征,宫廷以外的人被禁止使用这种染料,这也是紫色与尊贵产生联系的成因。泰尔紫在古罗马用以染制皇帝穿着的“托加”袍服。而且根据所处时代色彩变化,其更有着不同的色调效果,从带红意,到带粉红、蓝、紫罗兰意等。
除了那些来自古老历史中的高贵色彩,这里也要说一种新式的稀有色彩。梵塔黑被称为世界上最黑的黑色,其实它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色彩,而是一种新型的超黑材料,又被称为“看不见”材料。梵塔黑是利用碳纳米管在铝箔片上培育出来的,这种纳米管比头发细一万倍,它仅仅反射0.035%的光,黑得就像出现了一个黑洞。
梵塔黑可以吸收99.96%的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而传统的黑色颜料、纤维等仅能吸收95%至98%的光线。假如你仔细盯住这一种物质持续一段时间,你会感觉到这种材料的轮廓会慢慢消失。这种世界最黑材料运用前景也是非常广阔,它可供天文摄影机、望远镜以及红外线扫描系统使用,还能减少杂散光,提高天文望远镜观看最暗恒星的能力。
ps:图片来自网络
如不妥请联系删除